我國的中藥資源達12萬余種,其中藥用動物近2215種,約占全部中藥資源的18%。動物藥在我國的應用歷史悠久,有資源廣、活性強、療效好、效益大的特點,在中藥材原料消費市場有著巨大潛力和重要地位,在臨床上的作用和功效也無法替代。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野生藥用動物資源枯竭加速,以致近20年來動物類中藥材在各版藥典目錄中收載的數量不斷減少。從2000年至2020版《中國藥典》,動物類中藥材收載比重已由原來的9.47%下降到5.43%。而2020版《中國藥典》收載的中成藥制劑共計1491種,內含動物類原料制劑共有342種,占比達22.94%。
二、價格指數:需求增加,行情持續走高
從價格指數波動看:動物類中藥材價格指數穩步攀升。由于動物類藥材具有獨特的療效,在中醫用藥中不可或缺。隨著全民健康的普及以及健康意識的提升,民眾對動物類中藥材原料的需求也在快速攀升,推動該品類行情不斷走高。動物類價格指數從2017年最低的996.12上漲至2022年的1981.83,漲幅98.95%。
三、原料來源:野生資源占比高,家養規?;瘑栴}仍待解決
圖3:國內動物類中藥材原料供給來源
從供給來源看:野生資源供給占比偏高。在天地云圖中藥產業大數據中心監控的2650個品種(包括相同品種不同品規不同產地)中,動物類中藥材有105種。其中,原料主要來源于野生資源的有蛤蚧、海螵蛸、石決明、蜈蚣、烏梢蛇、蟬蛻、桑螵蛸等71種,占比67.62%;主要來源于家養資源的有僵蠶、蠶繭、蠶蛹、阿膠、五谷蟲等25種,占比23.81%;野生資源和家養資源均有供應的有魚鰾、珍珠母、蜂蠟、珍珠、麝香、牛黃、龜甲等9種,占比8.57%。
由于家養技術發展仍有瓶頸,導致大部分品種仍需要由野生資源供應,無形中加快了野生資源的枯竭速度;此外,由于家養成本居高不下,很多品種的家養規模仍處于小范圍試點階段,無法規?;B殖,導致行情持續居高不下。
四、行情變化:受管控影響,行情小幅平抑
圖4:2021年、2022年動物類中藥材原料行情波動情況
從行情波動看:2022年,價格波動大的動物類中藥材品種數比2021年減少。2022年,動物類中藥材價格波動幅度超過100%的有4個,占比較2021年下降2.86%;價格波動幅度在50%-100%的有10個,占比較2021年下降2.86%;價格波動幅度在20%-50%的有24個,與2021年相比下降3.81%;價格波動幅度≤20%的有67個,占比較2021年增加9.52%。
2022年7月,受“地龍事件”影響,動物類中藥材的市場流通受到嚴格管控,同時,經營商家及用藥企業不敢肆意采購和銷售,高企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平抑。但動物類中藥材整體供給緊張情況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緩解,導致該品類行情持續在高位震蕩。
五、部分動物類中藥材行情解析
水蛭:年需求量在800噸左右。水蛭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主產于河北白洋淀,天津薊縣濕地,山東微山湖,安徽固鎮、懷遠、宿縣,江蘇的邳縣、泗陽,河南的羅山、潢川,以及湖北、浙江的湖州地區等地。
2022年年底,水蛭價格維持在1950元(千克價,下同)的高位,比2022年年初上漲13.37%。各產區資源枯竭加速,而2022年的異常氣候也影響水蛭繁殖,導致產能下降。面對日益增長的需求,水蛭的野生馴化工作迫在眉睫。
僵蠶:年需求量在400噸左右。僵蠶主要分布于四川、廣西、江蘇、浙江、安徽、山東、甘肅等地,主產于四川中江、金堂、西昌、宜賓、攀枝花,浙江的海寧,廣西的環江和安徽岳西。
2022年年底,僵蠶價格維持在135元的高位,比2022年年初上漲12.50%。由于天氣原因,蠶霉變及死亡率大大提升,優質貨源供給緊張;同時社會需求增量明顯,社會庫存量長期處于較低水平,導致僵蠶價格快速上漲。
蛤蚧:年需求量55萬對左右。蛤蚧在我國主要分布于廣西南部,廣東、云南亦有分布,主產于廣西龍州、崇左、扶綏、大新、天等、隆安、憑祥、寧明、馬山、武鳴、平果、田東、田陽、德保、靖西、都安。
2022年年底,中對蛤蚧價格在50元/對上下,比2022年年初的價格下降44.44%。進出口貿易恢復,國外貨源迅速彌補國內需求空缺,蛤蚧行情迎來大跳水;面對國外大量涌進的貨源,部分商家積極套現,行情快速回落。
市場上國外蛤蚧貨源占比過高,使得2020-2021年的蛤蚧行情出現大動蕩。在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國內資源如無法對國外資源形成有效制約,未來仍將處于被動地位。
蜈蚣:年需求量在2200萬條左右。少棘蜈蚣主要分布于湖北、浙江的丘陵、低山地區;江蘇、安徽、江西、四川、河南、陜西、湖南、廣西、廣東、貴州、云南亦有分布,主產于湖北隨州、應山、京山、鐘祥、宜昌、當陽、老河口、襄陽、棗陽、南漳、安陸、鄖縣、松滋、枝江、枝城;浙江岱山、普陀、定海;江蘇盱眙、江浦、宜興;安徽滁縣、六安、巢湖。
2022年年底,大蜈蚣價格在3.2元/條,比2022年年初的價格上漲33.33%。由于異常天氣,2022年,蜈蚣在繁殖季節的死亡率增加,貨源供給緊張;而社會需求在增長,庫存薄弱情況凸顯,導致蜈蚣價格上漲。
六、總結:藥用動物養殖大有作為,需各方共同努力
1、鼓勵養殖是解決需求矛盾的根本途徑 一是地方政府以及相關科研機構應當積極引導主產區參與動物類中藥原料野生馴化工作;另一方面,相關農業科研機構應積極推廣現有生產技術,并不斷創新和優化生產方式,提高動物類中藥原料野生馴化產能。
2、加強動物類用藥合理開發和資源保護 以生物多樣性科研方針為指導,積極合理和有效開發藥用動物資源,對野生動物資源與家養動物貨源應當區別對待。同時,加強行政管理,完善法律法規,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非法狩獵、濫捕濫殺行為,加強法律懲治力度,嚴厲打擊非法收購、加工、銷售國家保護動物類藥材的不法行為。大力發展養殖業,加大對藥用動物養殖產業的扶持,推動藥用動物養殖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3、中藥材養殖將會是未來高速增長板塊 目前,在中藥材生產實體中,中藥材種植生產類實體以80%以上的占比占據絕對優勢,但動物類中藥材養殖實體占比卻不足5%。隨著《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落地實施,動物類中藥材養殖將更規范、更科學,中藥材養殖將會成為未來高速增長的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