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現在是越除越多,變得越來越難以防除,那么它究竟具有什么獨特的特性,那么難除呢?
我們看一下蘆葦的情況。
蘆葦是多年生禾本科雜草,具有地下根狀莖,根狀莖十分發達。地上部分莖稈稈直立,高1-3米,直徑1-4厘米,具有20多節,基部和上部的節間較短,最長節間位于下部第4-6節,長20-25厘米,節下被臘粉。
蘆葦葉片獨特,蘆葦葉葉鞘下部短于上部,長于節間;葉舌邊緣密密麻麻生著一圈長約1毫米的短纖毛,葉片兩側緣毛長3-5毫米,易脫落;葉片披針狀線形,長30厘米,寬2厘米,頂端長長漸尖成絲形。
蘆葦是水生或濕生的高大禾草,生長在灌溉溝渠旁、河堤沼澤地邊、鹽堿地也大量生長著蘆葦。蘆葦生命力奇強!世界各地均有生長,繁殖快、適應性廣、耐鹽堿地和沼澤地。
一、蘆葦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假死性:
蘆葦的莖桿不象其它植物那樣由粗皮、細皮、木質部、韌皮部、維管束組成,蘆葦表皮臘質化、木質化、維管束節間中空,這種臘質化的木質表皮,對葉片內吸的藥劑具有很強的排它性,當葉片受藥后,莖桿內會分泌出類似乙烯、脫落酸的物質至葉鞘生長點,使葉片脫落,藥劑根本不能通過維管束傳導到蘆葦的根部,施藥無效。而莖桿桿尖因臘質表皮未形成,桿尖枯萎,當藥劑傳導至成熟的臘質表皮后就會停止傳導,用藥莖桿出現短暫的發黃后從腋芽處長出新的枝葉。蘆葦莖桿這種排它性造就了蘆葦的“假死功能”。
2、表皮屏蔽:
臘質表皮具有防水,防滲的功能。藥劑根本不能通過表皮滲透到維管束內,對臘質化的木質表皮起不到內吸傳導作用,這從生長特性上起到了屏蔽藥劑損傷的作用。普通除草劑就出現了用藥無效的現象。
3、發達的根系:
蘆葦不僅具有主根,次生根和不定根,還有縱橫交錯的根壯莖。這些根莖斜上,斜下和橫向三個方向生長,構成了蘆葦強盛的繁殖能力。
二、化學藥劑防治方法:
盡管蘆葦比較難根除,只要是選對藥物,選擇適宜的除草劑進行防除,蘆葦完全可防可控。不同地方的蘆葦防治方法也不盡相同。
1、荒地、非耕地蘆葦:可以選擇以下幾個組合方法:(1)草甘膦300克+高效氟吡甲禾靈50克+億達力增效劑20克,兌水一噴霧器(15升),均勻噴霧,防除效果一流;(2)草銨膦250克+高效氟吡甲禾靈50克,兌水已噴霧器(15升),均與噴霧,可將蘆葦連根殺死,連續使用2~3年,即可消滅干凈。
2、防治作物田間的蘆葦:
(1)、玉米天田間的蘆葦:可用30%硝·煙·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200毫升,兌水15公斤均勻噴霧,可將蘆葦徹底殺死。
(2)防治花生、大豆、棉花、蔬菜等闊葉作物田間的蘆葦草,可用10.8%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80毫升,兌水15公斤均勻噴霧,可將蘆葦連根殺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