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藥材種植養殖網!
            24小時客服熱線: 13956769187
            電話熱線: 0558-5589213

            劉紅衛專欄:考察四川阿壩神禾農業川貝母基地記實

            2023-06-14 閱讀:2583
            原創 劉紅衛 跑合資訊 
            2021年我聽說:四川阿壩有一個大型的川貝母種植基地,當時我就想過去四川阿壩進行實地考察,但由于疫情肆虐、國家防疫管控,所以一直未能成行。今年6月1日,筆者終于踏上了探究四川阿壩川貝母基地的行程,6月1日到達成都住宿,6月2日上午坐汽車去阿壩,海拔最高處達到了3900多米,我和老伴均出現了高原反應,我不斷咳嗽她頭昏頭疼,經過吸氧癥狀才略有緩解。經過一天的舟車勞累,晚上九點我們終于到達了四川阿壩縣,夜宿安德喜納酒店,為了保持體力,我們放棄了多年來堅持的晚飯半小時后的散步。
            6月3日早餐后,我們驅車來到了神禾農業川貝母基地,首先給我的感覺是震撼,該基地的規模之大出乎我的想象,該基地占地1000畝,連成一片的330個大型的川貝母種植大棚,對人的視覺沖擊是非常震撼的,尤其是在山青地綠和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已經成為了阿壩縣一道靚麗的風景!見下圖:
            圖片

            圖1、四川阿壩自治州阿壩縣神禾農業川貝母基地外景

            一、我國川貝母的資源

            與人工培育發展現狀

            川貝母基原眾多,現行藥典規定川貝母來源于百合科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太白貝母或瓦布貝母的干燥鱗莖,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松貝”“青貝”“爐貝”和“栽培品”。川貝母不僅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而且能養肺陰、宣肺、潤肺而清肺熱,是一味治療久咳痰喘的良藥,因其藥用效果良好,多用于治療各種類型的咳嗽,被稱為肺熱燥咳及虛勞咳嗽之要藥,被中國及世界上多個國家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在多種止咳的中成藥中配伍,一直是我國的名貴中藥材品種。如我們耳熟能詳的蜜煉川貝枇杷膏、川貝止咳糖漿、川貝枇杷糖漿、養陰清肺合劑、人參保肺丸等。川貝母主產于四川、西藏、云南等地;暗紫貝母主產于四川、青海;甘肅貝母主產于甘肅、青海、四川等??;梭砂貝母主產于四川、青海、云南、西藏等省。川貝母屬于貴細藥材品種,因其價格高昂,市場上存在使用平貝母、浙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等其他藥用貝母替代或充偽的現象。
            圖片

            圖2、6月3日筆者在四川阿壩縣神禾農業川貝母基地考察

            川貝母的生長環境特殊,它喜涼爽濕潤氣候,耐寒,稍耐蔭。適宜在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栽培,適宜生長在海拔2800~4000m的林緣及灌叢內,不宜在低海拔地區栽種。具體生境大致是:
            卷葉貝母(松貝、青貝):多生于海拔3000~4600m的高山草甸、杜鵑灌叢、河灘草地或山坡林下、山谷等濕地或巖縫中;高寒、陽光充足的地區;
            暗紫貝母(松貝、青貝):典型的高山植物,海拔一般為2800~4500m的灌叢草甸、灌木林下;
            甘肅貝母(松貝、青貝):生于海拔2400~4400m的高山灌叢、草地、林緣;
            梭砂貝母(爐貝):生于海拔3400~5600m的流石灘、礫石帶、流砂地、高山沙壩或巖坡、石縫中;
            太白貝母(栽培品):生于海拔1500~3150m的山坡草叢、林下、灌叢間或水邊;
            瓦布貝母(栽培品):分布于海拔2500~3000m的灌木林下、小喬木林下。
            《本草匯言》曰:“貝母惟川蜀出者為佳。其子在根下,內心外瓣,其色帶白,如聚貝子,故名貝母?!庇纱丝芍?,古代因貝母其形狀如聚貝子,故稱之為貝母,并以四川產川貝母為佳。川貝母以個小、完整、色潔白、質堅實、粉性足者為佳。松貝最佳,青貝次之,爐貝又次之。商品等級上松貝分為一、二等;青貝分為一至四等;爐貝分為一、二等。出口規格略有不同,松貝分為珍珠松貝母、一等、二等;青貝分為一至三等;爐貝分為一、二等。
            圖片

            圖3、阿壩神禾農業川貝母基地負責人裴宜忠總經理向我們介紹具體情況

            二、阿壩縣神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簡介

            1、基本情況:2019年7月阿壩縣神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阿壩縣政府、阿壩州科技局招商引資入駐阿壩縣各莫鎮哈拉瑪村,并于2020年3月正式注冊成立阿壩縣神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金2000萬元。計劃總投資2.3億元,項目一期種植階段共投資1億元,現已建成占地面積1000畝人工仿野生種植暗紫川貝母基地,建有330座標準化大棚,種植階段項目投資現已完成。項目二期精深加工階段投資1.3億元,目前正在籌建之中。公司現有職工28人,黨員3人,2022年成立了黨支部。
            2、幫扶措施:
            (1). 神禾公司每年需要臨時用工崗位10000人/次,他們優先聘用哈拉瑪村的57戶脫貧戶來基地務工,支付勞務費140萬元/年,流轉哈拉瑪村土地1000畝,支付流轉費26萬元/年,向周邊群眾購買支付牛、羊糞20萬元/年,向村合作社購買川貝母種110萬元/年。通過各種方式方法使村集體經濟及本地群眾每年增收296萬元,三年多來已超過千萬。
            (2). 新建“公司+黨支部(合作社)十農戶”的發展模式,種植22畝川貝母示范基地,今年有幾畝可以采收,預計銷售收入30萬元,純利潤可達6萬元。下一步公司將依托人工仿野生種植川貝母的優勢,充分利用阿壩縣的地理、環境優勢和豐富的道地藥材種源優勢,配合縣、州政府加快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發展壯大川貝母道地藥材產業,讓農民更多的參與發展、分享增值收益。
            3、品牌創建:隨著國家對中藥材振興發展的深入。公司計劃創建國家級中藥材產業園(5000畝),“三無一全”品牌和申請道地藥材地理標志,積極拓寬銷售渠道,建立藥
            企與種植基地長期的合作聯盟關系,為人工種植川貝母產業大發展奠定基礎。
            圖片

            圖4、筆者在阿壩神禾農業川貝母基地考察時偶遇成都中醫藥大學李敏教授

            三、我國川貝母

            人工種植的發展現狀與路徑

            1、川貝母人工種植發展現狀:

            這些年,隨著川貝母藥材需求量的急劇增長,川貝母野生資源基原植物產量低、自然條件下種子數量少、發芽率及成活率極低,使得野生川貝母屬于珍稀瀕危藥材。川貝母基原植物中的野生品種(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已列入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物種名錄》2021年國家已將野生川貝母列為二級保護植物,川貝母野生資源處于瀕危狀態,資源的采集在逐年銳減,野生資源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近年來,野生川貝母資源量逐漸減少,川貝母藥材價格不斷升高,各地均在嘗試野生變家種,雖不斷有人試種,但規模都不是很大。國家一直大力支持川貝母的引種馴化研究,統計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統(GIS )技術的應用,為栽培品仿野生環境提供了技術支持,打破種子休眠和組培縮短了生長周期,人工栽培品種和野生撫育經過近60年的研究與試驗推廣,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栽培管理技術,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目前川貝母的人工種植技術雖有突破,已經具備了規范化、規?;N植的基礎,但成規模的基地卻不多,原因是:川貝母種植地海拔高,環境惡劣,居住生活條件艱苦,投入資金量大。川貝母生長周期較長,還需要精細化管理,從而導致種植成本高等,致使其發展規模一直受到限制。
            2、川貝母植物形態及生長發育特性:
            川貝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種子或鱗莖繁殖,生長緩慢。人工栽培條件下,種子繁殖的川貝母第一年萌發后只有1枚細長的針狀葉(習稱“一根針”),第二年發育為1枚較寬的子葉(習稱“雞舌頭”),部分出現2枚葉片(習稱“雙飄帶”),此兩年為貝母實生苗階段,鱗莖生長較為緩慢;第三年地上部分大部分只有1枚寬條形的葉(習稱“一匹葉”),第四年開始抽莖(習稱“樹兒子”),少部分開花,此兩年地下鱗莖生長迅速,為貝母營養生長更新階段;第五年開始發育花(習稱“燈籠花”),大部分不掛果,少數植株能掛果;第六年開花結果,果實形狀很像古時候的一種冷兵器八卦錘(習稱“八卦錘”),果實里面聚合多枚種子,第六年結出的種子經過后熟處理后具有發芽生長的能力。
            圖片

            圖5、川貝母生長發育1-4年植物形態的圖片

            圖片

            圖6、阿壩神禾農業大棚內1-3年暗紫貝母的生長形態圖片

            3、四川阿壩縣發展種植川貝母的優勢:
            在阿壩發展人工仿野生種植川貝母,具有基原正、純度高、地理資源(氣候、溫度、濕度、海拔、土地等)有優勢。實踐證明人工仿野生種植三年的川貝母產品質量和口感優于野生四年的產品。
            在阿壩縣發展人工仿野生種植川貝母,全方位契合了“高原珍珠”川貝母嚴苛的生長條件,科學化、規范化、規?;N植川貝母,既能解決高原土地利用,又能帶動當地居民通過產業就業增收,助力鄉村中藥材產業振興。

            四、神禾農業川貝母種植基地的發展思路

            阿壩縣神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阿壩縣委政府溝通協調,積極與省內科研院校對接,現已和成都大學、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綿陽市農業科學院中藥材研究所等,開展人工貝母種植產學研合作,申報實施四川省科學技術廳、阿壩州科學技術局2021年度、2022年度科技計劃項目3項,項目財政資金支持共計100萬元。
            圖片

            圖7、筆者在川貝母基地向成都中醫藥大學李敏教授請教專業知識

            1、神禾農業在阿壩縣種植暗紫貝母的優勢與努力方向:
            (1)阿壩縣野生川貝母物種主要是暗紫貝母,經過神禾公司三年的種植結果對比,暗紫貝母在阿壩縣的適應性更強。
            (2)傳統用藥以松貝最佳,松貝的主要植物來源就是暗紫貝母。
            (3)甘肅貝母經神禾公司種植三年后,結果對比適應性沒有暗紫貝母強。
            (4)暗紫貝母的種源比甘肅貝母豐富。
            (5)神禾公司正在依托阿壩政府部門,共同打造阿壩暗紫貝母地理標志。
            2、阿壩縣神禾公司暗紫貝母的技術管理要點:
            (1) 澆水:水源為當地村民飲用之水。干凈、安全、充足。澆水量最大為春季播種時和冬天越冬時期,苗生長時期用水量較小,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在生產過程中,需在鱗莖層缺水后及時澆水。
            (2) 拔草:草害是影響川貝母生長的主要因素。草害嚴重時,川貝母生長緩慢,產量會減少50%左右。在生產過程中,采用人工拔草,拔草要拔早、拔小、拔盡。堅決不使用任何除草劑。
            (3) 遮蔭:川貝母喜陰涼,光照太強會成片曬死,在生產管理中,不同年份川貝母需要光照不同,一年生用75%的遮陰度,兩年生用50%遮陰度,三年生及多年生用30%遮陰度。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根據光照強度調整兩側遮陽網高度。
            (4) 防高溫:川貝母喜陰涼,溫度高會被迫休眠。在生產過程中,建設高棚,保持通風溫度控制在25度以內。當棚內溫度超過30度時,采用加大通風口、噴水等方法降溫。
            (5) 防病害:川貝母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銹病,在生產過程中,病害主要以預防為主,種植前和倒苗后冬季土壤進行滅菌,主要用低毒殺菌劑。苗期用低毒殺菌劑噴施。
            圖片

            圖8、筆者在神禾基地向成都中醫藥大學李敏教授請教川貝母專業知識

            (6) 防蟲害:蟲源主要為外源帶來,特別是沒有發酵好的羊糞。在生產過程中,施用充分發酵好的羊糞,整理地時施低毒殺蟲藥。
            (7) 防鼠:鼠食川貝母嚴重造成川貝母減產,在生產過程中,采用安裝防鼠板和人工捕捉方式減少鼠的破壞。
            (8) 施肥:施肥主要以發酵好的羊糞為主,底肥和追冬肥施羊糞,苗期適量噴施磷鉀肥。
            (9) 越冬:冬季主要是保持土壤濕潤,保持低溫。
            (10) 移栽:兩年生暗紫貝母在倒苗后,可進行移栽。采用連土移栽,密度1500株/平方米。
            (11) 采收:暗紫貝母三年生為初產期,四年生進入盛產期。倒苗前期采收最佳(葉尖剛開始發黃)。目前采用人工采撿。
            (12) 干燥:烘干:去土去根后,按大小不同規格分開裝盤,低溫烘干。曬干:去土去根后,按大小不同規格分開晾曬在氈毯上至干。
            3、神禾農業在阿壩縣種植川貝母的體會與訴求:
            人工種植川貝母,從外形上看大部分是相同的,但也有一部分與野生的形狀有差異,但總生物堿含量和浸出物均高于野生。但在現實的使用中,仍然無法改變人們對野生川貝母的青睞。從價格上,雖然人工種植川貝母的品質優于野生川貝母許多,但是價格還無法與野生川貝母并軌,由于市場接受低,其價格也遠遠低于野生川貝母。
            阿壩縣神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過四年的持續投資和不斷努力,已經在川貝的種植中,收獲了不少挫折與經驗,經過他們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北京藥用植物園,成都大學、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綿陽市農業科學院中藥材研究所等高等院校的合作,已經對川貝母中的卷葉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太白貝母和瓦布貝母分別進行了試種與基原優選,經過實踐與總結,得出的結果是,暗紫貝母優勢明顯,更適宜在阿壩地區進行人工栽培、其性狀較佳很少變異、適應性強生長良好、且很少得病、不倒伏、種苗擴繁優勢明顯,可以作為阿壩的優勢川貝母品種來進行擴種示范。
            圖片

            圖9、考察團所有成員在阿壩縣神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基地合影留念


            最后我特別感謝:成都中醫藥大學李敏教授,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對筆者此篇文章進行認真細致的審核與修改!

            注明:此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不針對第三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者:劉紅衛
            2023年6月11日


            上一篇:2020年度中國優秀道地中藥材種植(養殖)示范基地

            下一篇:千畝藥材長勢旺,藥香飄滿致富路

            掃一掃,關注光前藥業

            客戶服務熱線

            4006-558-775

            在線客服
            日本免费无遮挡吸乳视频中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野战视频 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一K频道 亚洲女同成av人片在线观看